小说《亡国明帝: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》全文免费阅读
热门网络作者理振的新书亡国明帝: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推荐大家阅读,主角是永历朱由榔李炎。主要讲述了:吕大器的言语可谓给朱由榔和所有大臣泼了一盆冷水,对啊,现在无论是要防备哪边,你连兵马粮草都没多少,防与不防有何二异?“吕卿所言极是,不仅是士卒不堪战,而且经此一战,饷银、粮草恐怕也不足久用了。若是清虏…
《亡国明帝: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》精彩章节试读第14章
吕大器的言语可谓给朱由榔和所有大臣泼了一盆冷水,对啊,现在无论是要防备哪边,你连兵马粮草都没多少,防与不防有何二异?
“吕卿所言极是,不仅是士卒不堪战,而且经此一战,饷银、粮草恐怕也不足久用了。若是清虏南侵,无论是江西还是湖广,都不是两三万孱弱之师可以对付的。”
朱由榔沉声点头回应
“为今之计,诸位卿家以为当如何?”
他再次发言询问
兵部侍郎张同敞越出队伍,恭声道
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整合两广,重理税务,缓解财政,只有财政缓解,方能重新征召士卒,安顿军备。”
这话也的确在理,兵力问题、战斗力问题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。
朱由榔当然可以下令学以前如左良玉之类的军头们做过的那样,直接从府县抓壮丁,充实军伍,两广受明末农民起义的影响小,不像河南、陕西之类的地区般人丁凋零,狠下心来,十几万壮丁也是能弄出来的。
但是又有什么用呢?这种临时充数的壮丁战力如何,朱由榔在惠州伏击战中已然领教过了,更不必说他带的那三万五千人中,还包括五千挑选出来的亲军以及数千各个总兵和指挥使的家丁护卫。
就如此状况下,三万五千大军在据有地利优势,还是以有备算无备的伏击,尚且差点被打崩溃。更别说用大军和清军正面硬刚,恐怕十万明军也未必抵得住三万清军的奋力一击。
然而想要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与士气,就得发饷银,就得让人吃饱饭,就得给人能用的兵刃武器。总的来说,就得肯花钱。
“想要缓解财政,增补税务,就得清理各地府县才行啊,以朝廷如今形势,恐力有不足。”
一旁的首辅瞿式耜又发声补充道
这就是难处所在了,要缓解财政就得收税,而收税就得依靠地方府县衙门,可自从朝廷南迁,南京沦陷、隆武殉难,各地衙门逃的逃、降的降、死的死。待肇庆小朝廷建立时,仅在两广地区,还能为明廷掌控的地区只有肇庆府、广州府、梧州府、桂林府等部分地区,算起来还不到一半。
而且这种控制也很薄弱,只能说地方官员还没跑而已,有些县已经只剩下两三个光杆司令了,想要他们能理事收税,那未免强人所难。
“陛下,此事关键在于人事短缺,朝廷可以先让各地府县推荐良才,再统一分派地方以作抚民治政之用。”
张同敞接着回答瞿式耜的问题
朱由榔也不无赞同道
“的确只有如此了,国朝沦丧,战事未平,此时若开科举取士恐不可行,只能先以地方推荐为主,把府县衙门的架子撑起来再说了。”
陈子壮倒是出言建议
“臣以为虽然让地方推荐取士,但毕竟是权宜之计,为保滥竽充数、任人唯亲之患,臣以为可派遣一位大臣督导此事,省度人才。”
这其实就类似于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了,通过委任一名“中正官”来考察荐举人才,说是考察,事实上就是按照门第高低,让世家大族“世代簪缨”而已。
不过好在这只是权宜之计,恐怕也只会弄这么一次,等局势稳定下来,到底还是要开科取士的。
想到这里,朱由榔对发言的陈子壮道
“陈卿士气骨鲠,为人刚正,此事不若就交给陈卿兼辖吧。”
“臣领旨”
陈子壮听朱由榔如此信任自己,自然是正颜接受
“远水难解近渴啊!”
朱由榔还是有所忧虑,就算一切进展顺利,等到各地府县具有行政税收能力,少说也得三个月,而清兵的威胁就在眼前,等那时候再招兵买马就晚了。
吕大器在一旁眯眼思忖了一会儿,突然对朱由榔道
“陛下,眼前朝廷倒是就有一个财源,而且近在咫尺。”
“吕卿的意思是……”
朱由榔很是好奇,近在咫尺?广东这大海边上还有啥可以捞钱的?等等,大海边上……
朱由榔忽然眼前一亮
吕大器见朱由榔似是明悟了,也不打什么哑谜了,接着说道
“正是广州府,自嘉靖以来,虽然朝廷屡有禁海,然士民私下海贸络绎不绝,广州番禺乃南海良港,每日海船来往数以千记,富商豪贾多如牛毛。”
“若朝廷能于广州开海,设立市舶司,征收市税,缴集捐赋,应能解眼下燃眉之急。”
是了,朱由榔居然忘了这茬,肇庆旁的广州港可是这时候整个东亚最繁荣的国际进出口贸易市场,靠着这座金山,他居然还担心没钱?
他虽然对此时的广州了解不多,但是后世从历史教科书上了解到的什么“广州十三行”富可敌国,即使只是清朝的事情,但现在其实也算是清初了,恐怕也已有雏形,保守估计,目前的广州湾,一年进出口贸易额怎么也得有千万两级别了。
这么多银子,随便漏一点出来,也够养几万大军了。
吕大器这一番言语一出,立刻就让朝堂沸腾起来,几个“清流”大臣马上出列,就是一番“祖宗之法不可变”、“不可与民争利”的大道理。
朱由榔听到这些脑袋立马大了起来,训了两句只能沉默不语,还是瞿式耜见状不对,马上出列训斥,并对吕大器表示支持。
说起来,也是因为朱由榔在潮惠大捷后权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,这些大臣也不敢闹得太过分,而瞿式耜也算是识大体的,这才定下了基调。
朱由榔又思考一番后,听了瞿式耜的建议,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张同敞,改任其为户部左侍郎,兼理广州市舶司事务。
待财政问题落地后,大家又讨论了地方行政、军务的部分细节,相关大臣又是唇枪舌剑一阵,也一一确定下来。这时候,朝会也已然过了一个多时辰了。
其中,新任的中书舍人王夫之提议,再过几日就要正式进入光烈元年,也就标志着这个小朝廷正式可以被称呼为“光烈朝”,确立正统名分。
出于抵御、讨伐满清以及安抚地方的需要,他建议朝廷应该正式提出一个政治纲领或者说口号,起到统一思想和阵线的作用。
闻此言语,一众大臣也表示赞同。
别看这好像只是个口号或者虚头巴脑的废话,事实上,历史中所有开创基业或大的战争都得有一个政治纲领才行,当年陈胜吴广的“伐无道、诛暴秦”;光武帝刘秀的“复高祖之业,定万世之秋”;唐高祖李渊则是打着给隋朝报仇的旗号。
说到底,就是一个统一阵营目标,给大家明确大方向,也是让天下人明白自己政治诉求的表态。
朱由榔虽然是后继之君,但事实上和光武帝刘秀那种白手起家的情况好不了多少,所以一个明确的政治纲领还是能起不少作用的。
王夫之既然提出了这个建议,自然也想好了可用的草案
他严肃的举起笏板,朗声对朱由榔道
“臣闻昔日太祖自江南地北伐蒙元,尽扫膻腥,远驱戎狄,是时宋文宪公草《谕中原檄》曰:‘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,立纲陈纪,救济斯民’,今建虏肆虐,侵纵我土,危我社稷,一如蒙元之祸。陛下可传檄天下,明纲立志,以效太祖恢复华夏之功!”
“卿以为当立何为纲领?”
“臣以为若效太祖事,曰‘驱除鞑虏,光复社稷,重昭典制,救济斯民!’”
朱由榔连连点头,想起了后世辛亥革命时为了推翻晚清政府,孙文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纲领,用在此时倒也很是应景。
又是一番讨论,大家略作修改后,正式确定十六字纲领为
“驱除鞑虏,光复中华,重昭社稷,救济斯民!”
阅读本书更多章节>>>>本文地址:http://www.kjguyu.cn/news/2024-11-21/63521.html